励志的故事 3年骨折了3次 命运竟被改写

励志的故事 3年骨折了3次 命运竟被改写。难以想象,在青春洋溢的大学校园里,有一个比同龄人大六七岁的“胖叔儿”,他也是一名大学生。不同的是,他曾经是一名专业运动员,因同一只脚四次骨折,不得不提前退役,来大学深造。


本来以为,这辈子已经跟心爱的体育事业无缘了。没想到,毕业后的一场招聘,让他重回了熟悉的训练场。我父母就是本本分分的农民,一辈子以务农为主,没有做过其它副业或打工。也因此,我们家条件一直很拮据。小时候,为了到镇子里上学,我和姐姐得走十多里地。遇上雨雪天气,路上更是举步维艰。虽然学习成绩一般,但是我很愿意上学。冥冥之中,像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:如果想走出农村,只有上学这条路。


为啥想走出去?因为家里太苦太穷。我上学那会儿,经常放假。五一放假、十一放假,还有暑假和寒假。有时候赶上农忙,我累得只能喝上几口小酒解解乏。我们家有几亩田,赶上种水稻,早上5点多太阳刚出来,就得下地里干活。父母年纪大了,我不忍心看着他们干,就和他们一起下地。


干农活真的累,得一直弯着腰,把稻秧一根一根插到地里。从早上5点到晚上6点,只能中午回家吃口饭,剩下的时间,我们始终保持这个姿势,重复这个动作。这种身体的疲累是无法想象和体会的。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,回家吃晚饭的时候,会给自己倒上一小杯白酒,单纯地图个解乏,喝完迷迷糊糊就睡了。所以,我不想这么一直苦下去,一直累下去,总想着找个办法走出农村。


那时候我比同龄的孩子高一点,老师就安排我当体育委员。我改变命运的机会,也悄然来临。大约2000年,市体校教练来我们学校招生选材。我记得很清楚,当时教练看了很多孩子,都没有相中的。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特别喜欢我,就把我推荐给了教练。


教练一看见我,也很满意,于是把我带走了。这一走,我也走出了农村。那天回家,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妈时,她问我需要多少钱。我说就交点儿伙食费。可是,这点伙食费,对于我们家来说,也是很困难的。


看得出来,妈在为钱发愁,但是她没有阻拦我。她说行,你要想去的话就去试试吧。当时,我才十几岁,就感觉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机会,一定要牢牢抓住它。在家人支持下,我如愿来到了市体校。说实在的,来体校之前,我连县城都没有去过,所以,一开始很多东西都不适应。最难克服的就是想家,为此,我天天晚上猫在被窝儿里头哭。


除了想家,就是训练。我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,训练也跟不上人家的节奏,整个人筋疲力竭。不过,教练对我很好,经常照顾我,鼓励我。后来,我就天天在人家后边跟着学,人家干啥,我就干啥。那几年,我们主要以体育训练为主,以文化课为辅。我还被老师安排做班长,上午学完文化课,下午两点多开始训练,一直练到五点半。


训练很累,但是一走进训练场,我就抛开了一切烦恼,很快乐地投入到训练中。一两个月后,我终于适应了体校的生活。其中有一件事,印象特别深。那会,在体校吃饭都用饭票,用一张少一张,到了月中,我就开始数手里的饭票。


为啥要数?因为想家,想看看还有多少天回家。老想着饭票越少越好,这样就可以回家了。那会,到月底才放两天假,这两天假就显得弥足珍贵。一回家,父母可高兴了。平时他们舍不得吃啥好东西,也舍不得花钱,就在自己家院子里种些菜。但是,只要我一回家,他们就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,都拿出来给我吃。我爸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你得好好儿练,你看我们一天天不舍得吃、不舍得喝,为的是啥?不就为了供你出去吗?


他们真是这样的,一辈子任劳任怨,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。我也一直很感恩父母,感谢他们为我做的一切。这也是我后来想放弃体育的主要原因。我在市体校待了三四年,不止一次想过放弃。最终是教练一直鼓励我,让我坚持了下来。


我不怕训练的苦。那时候,几乎一年四季都在户外训练,哪怕是夏天,太阳最毒的两点钟,我依然会坚持完成训练。刚开始,我练的铁饼,过了一段时间,训练成绩不太理想。教练就让我改成了铅球。练了一年,成绩还算不错,就一直主攻这个项目了。


这期间,我在体校也需要花钱,需要交伙食费。虽然只有几百块钱,但是,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而言,承担起来还是很吃力。我觉得自己已经十六七岁了,应该为父母多做一点事,为家里多出一份力。哪怕我去外面当个服务员,起码能养活自己,不必再给父母增加负担。有了这样的想法,我就不想练了。说来也巧,就在这个时候,我被推荐去了省体校。从此,我人生中的又一次转折开始了。


我不仅在省体校坚持了下去,而且还有了工资收入。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啊!2004年,市体校的教练推荐我去省体校参加一个试训。教练说,如果行,就可以留在省体校。如果不行,还可以回到市体校继续训练。我感觉,前路漫漫,似乎有了一丝光亮。而我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,想要拼尽全力抓住它。于是,我告诉自己,去了,就要留下,不能丢这个人。


最终,我顺利通过了测试,教练也很喜欢我。更开心的是,在这里,我的成绩提高非常快。既然来了,就要走到底,我必须行!凭着这个信念,我加倍努力,没给自己留任何的后路。刚到省体校的时候,我连二级运动员的水平都不到。仅半年,我就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。不到一年,我正式成为辽宁省专业队的一名运动员。


2005年,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。我每月一千多块钱,终于可以独立生活了,不用再依靠父母了。他们操劳了一辈子,此刻也可以歇一歇了。在省体校的时候,我发现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。以前出色的自己,在这里变成了普通学生。论是身高或天赋,在队里都排不上号。


但我不服输,我相信,只要我付出,只要我努力,肯定会超越别人。为此,我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,把他当作目标。他是我们队里的大师兄,也是成绩最好的一个。我一直追着他走,他训练的时候我也训练,他停歇的时候我还是不敢停。那个时候,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有,只有训练,只有目标,只有竞争对手。经过不懈努力,我用三年的时间超越了他。

励志的故事 3年骨折了3次 命运竟被改写

回到生活中,他也是我最好的朋友,对我们非常照顾。我去省体校的时候,他已经开工资了,面对口袋空空的我们,他很慷慨,经常给我们买零食。我还记得学校门口有个小面馆,每到周末他就带我们去吃面,再来两个大棒骨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简直是人间美味。


那两年,我的状态和成绩都非常好。2007年,教练带我去上海参加了一场比赛。那是我第一次,参加全国的室内田径锦标锦标赛。赛场上高手如云,我紧张的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。不过,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。


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的比赛,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。如果投的好,算是意外收获。就算投不好也无所谓,毕竟跟那些高手相比,我还是太小了。那场比赛,我的成绩是17米30。教练很满意,我也很满意。没想到在这种比赛中,能投出这么好的成绩。


2008年,我达到了运动员的巅峰状态。可是,意外也随之而来。在一次训练中,我一不小心崴了脚,导致右脚骨折。当医生告诉我骨折的时候,我觉得天塌了,哭了很久。那可是我最好的状态呀,我还打算多参加几场比赛呢。一切都因为骨折,戛然而止。那段时间,我的生命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。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了,整天心灰意冷,经常一个人偷偷流眼泪,我想过放弃,从此不再训练了。


但是教练一直开导我,安慰我,还天天给我买大骨头熬汤,无微不至地照顾我。在教练的帮助下,我慢慢燃起了重回赛场的斗志。我在床上休息了一个星期。每天脚打着石膏,晚上睡觉都疼的厉害。一个星期后,我想明白了,我要重返田径场。


既然右脚不能训练,那我就拄着拐杖练其他地方。我右脚跪在凳子上,左脚站着去投铅球。我的上肢、腰腹、左腿还是可以动的,那就继续训练。几个月后,石膏拆除了,我恢复了正常的训练。因为我感觉自己能行,放弃的念头也彻底消失了。


说实在的,刚开始从市体校来到省体校的时候,我就是为了钱,就是为了赚到工资,就是为了让父母能更加轻松一点儿。可是,练到后期的时候,我做的一切努力,跟钱没有任何的关系,只是为了一个体育梦想。然而,命运总是不按常理出牌,这次骨折只是一个开始。


第二年,为了备战比赛,所有训练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就在这个时候,我又伤到了脚,而且还是在原来骨折的地方,又重新断开了。虽然很不幸,但有了第一次的经历,这一次我的心态很淡然。我一天也没有在床上休息,打上石膏,拄着拐杖,第二天继续走进了训练场地。可能是缺乏保护意识,接下来的两年,我又在同一部位出现了断裂。2011年的那次骨折,我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再坚持了,只能放弃。


当时教练对也很心疼我,他一直开导我。可我心态已经崩了,正式结束了自己的体育生涯。当我走出省体校大门的时候,眼泪控制不住的流。我在这个圈里生活了这么多年,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,还有很多成绩也没有突破,就因为这只脚毁了这一生,简直太失败了。


离开体校后,我的人生有了180度的大旋转。因为骨折,我从职业运动员变成了大学生。2011年退役之后,我去天津师范大学读书深造。这源于我在训练队的时候成绩优秀,被天津师范大学破格录取。因为训练比较紧张,所以我一直没有来学校上课。直到2011年,我才正式走进了校园。我是86年的,在班里比同学们大六七岁,他们都叫我胖叔儿。


大学生活完全是另一片天地,也是非常美好的一份回忆。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,也接触了很多老师。在他们身上,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。那时候,我最喜欢的就是去图书馆,那里可以让心静下来。刚开始我很不适应。之前在体校的时候,每天晚上9点就要熄灯。我第一天到大学的时候,问同寝室的室友:“同学,今天晚上咱几点熄灯?”


他反问我,干嘛要熄灯?我说,不是到点儿了吗?学校几点断电?他说,我们不断电。另一个不适应的地方就是早上。体校每天5点多就得起床出操,到了大学,我的生物钟已经形成了,一时难以改变。所以每天早上五点,我一看表五点半了,突然间紧张起来,是不是迟到了?


过一会才能反应过来,哦,我现在已经不是在队里了。那段时间做梦都是在扔铅球。虽然人离开了体校,但精神还是放松不下来。2013年大学毕业后,一个偶然的机会,经过朋友介绍,我来到了抚顺。可能是命运对于之前遗憾的一种补偿吧,我赶上了一场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。


这次招聘,需要参加笔试、面试和体检。经过层层的考核,我在10月份正式考入了抚顺的市体育运动学校,成为了市体校的一名教练员。我以为,毕业之后可能会选择其他行业,从此无缘体育了。真的没想到,自己还能再回到这个行业里来。我也从此开始了教练员生涯。如今我已经从教10余年了。我发现,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,它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的精神,更值得学习。将来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,为体育事业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。

日常生活经验情感分享网站,搜罗天下有趣的事情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